NEWS CENTER

新闻中心

青岛商超提供收费可降解塑料袋 使用者多是年轻人

发布时间: 2024-06-02 16:46:48 |   作者: 华体会是不是跑路了

  出去购物,你带“袋”了吗?随着各地“升级版”限塑令的实施,慢慢的变多的人开始习惯出门购物时自带各种“袋”。根据《青岛市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》的通知,到2020年底,全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、超市、药店、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,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,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;全市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;全市城市建成区、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,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。

  进入2021年,早报记者分别探访了市场上的塑料袋、塑料吸管和塑料餐具的使用情况,发现商超可降解购物袋使用较好,但农贸市场内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还是很普遍;各饮品店也开始换上了纸质吸管;记者暗访批发商业市场发现,仍有很多不合格的塑料袋、餐具在销售,并及时联系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查处。从2008年开始实施“限塑令”后,很多岛城市民开始养成自带购物袋去购物的习惯,既环保又省钱。

  昨天上午,在青岛永旺东部店超市收银区,来购物的市民多数自带各式各样购物袋,将买到的商品逐一装袋打包带走,只有少量顾客消费了商场提供的收费生物降解购物袋,价格按照大小号每个从0.7元至1.3元不等。 “我们超市从去年11月份开始用这种全生物降解购物袋,可能是售价略高,使用的人并不多,多数使用者是年轻人。 ”现场一名收银员说,多数中老年消费的人都是自己带着购物袋来买东西。

  “一方面响应环保,另一方面现在这些可降解购物袋有些贵,并且也不耐用。 ”刚从超市结完账出来的市民张先生说,他现在已经养成自备购物袋的习惯,方便又环保。他说,自己几乎每天都要到超市买菜,如果每次都用超市的收费袋子,一天就得多花1元钱左右。

  家乐福超市名达店也是向顾客提供了收费的生物降解购物袋,每个袋子按照大小号,分别为1元和0.5元,来购物的多数市民也是自带各类购物袋。

  “从2008年实施限塑令开始,我市的各商超普遍不提供免费的一次性塑料袋了,而是更换了收费的可降解塑料袋。 ”市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和记者说,现在很多市民已经逐渐养成了到商超购物自带购物袋的习惯,并且商场提供的收费包装袋也从10多年前的0.3-0.5元,涨价到了目前的0.5-1.5元不等,收费提高更加速了市民自带购物袋习惯的养成。

  记者近日走访了团岛市场、亚美市场等多家农贸市场发现,一次性塑料袋的应用还是比较普遍。

  记者发现,虽然来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中,很多中老年人自己拉着购物小推车,但小推车里装的菜也都是各自用小塑料袋包装着,有些年轻人则是满手提着各种塑料袋。“晚上去父母家聚餐,买了10多种菜,其实不想用这么多塑料袋,但装的都是食品,还是单独包装卫生一些。”市民齐先生从团岛市场提了10多个塑料袋的食材出来,记者注意到,他手上的塑料袋“五花八门”,有的塑料袋上标着可降解,也有的是纯透明的薄塑料袋,还有无纺布的购物袋。

  “市场早就要求我们用可降解的塑料袋,并且也有统一的绿色无纺布购物袋,但是实际的应用场景范围不太广。”团岛市场内一家海鲜摊位业主说,他们海鲜摊位用不了无纺布的购物袋,因为海鲜都有水,无纺布购物袋装起来不方便。这名业主说,按照市场的要求,这种无纺布购物袋是需要收费提供的,但实际在应用中也多数是给消费者免费了。

  “市场摊位不比商场,如果我说塑料袋要收费,顾客就会去隔壁摊位买东西,我这生意就难做了。 ”一名水果摊位的业主说,所以很多摊位还是本着低成本给消费者方便的原则,使用一些普通的一次性塑料袋。

  记者发现,在这家市场上的熟食区域,已经有部分业户开始使用纸质的包装袋。“用纸质的卫生,相比塑料袋也环保很多,其实几十年前很多食品袋都是纸质的。 ”一家火烧店老板说。

  “从2008年起,我们的祖国就提出限塑令,倡导大家多使用环保购物袋,特别是前些年,街头经常有免费发放布质购物袋的活动,也对我们有推动作用。”提着一个购物袋从大润发超市出来的市民胡宝宇说,也是从当时开始,他随身的包里就带着几个购物袋。“老百姓过日子也得好好算计,超市里的购物袋几毛钱一个,看似不贵,但是日子久了也非常大的支出。 ”胡宝宇和记者说,他认为,从超市开始对塑料袋收费,这就是迈了一步台阶,用经济方式促进环保。而这两年各超市的购物袋在涨价,这又是一波加强版的推进,这样很好,让大家慢慢接受。

  胡宝宇告诉早报记者,他是一名大学退休教师,对社会以及国家政策也很关注。他觉得,大家的环保观念养成尚需努力,除了自觉外,还应该有更多的福利和促进措施。虽然“限塑令”对塑料制品的生产、销售、使用进行了规定,但并未明确违规后的处罚措施,而且替代品价格很高,让商家一力承担,无疑加大了经营成本,转嫁给消费者,市场又难以接受。胡宝宇建议,若对执行禁令到位的商家能有相关扶持政策,可以激励商家积极推广禁令。

  2020年1月,国家发改委、生态环境部发布 《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限塑令”。不可降解塑料袋、一次性塑料餐具、快递塑料包装等被纳入禁止、限制使用的范围,分2020年、2022年、2025年3个阶段,“禁限一批、替代循环一批、规范一批”,对零售、餐饮、住宿、会展、电子商务等重点行业禁塑、限塑提出了具体实际的要求。当年10月,青岛市发改委、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 《青岛市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》。

  方案提出,到2020年底,率先在部分区(市)、部分领域禁止、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、销售和使用。到2022年,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,替代产品得到推广,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度的提高,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。到2025年,全市塑料制品生产、流通、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,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,替代产品研究开发应用水平逐步提升,塑料污染得到一定效果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