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购经济的迅速增加,拉动了快递、包装等多行业的发展。收到快递,缠绕的胶带、纸箱、气泡垫该怎么样处理,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近日,中国快递协会与中国包装联合会签约战略合作,双方将共推绿色包装大范围的应用,共建快递绿色包装合作平台。
“亲,收到快递后请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,然后再签收。”专职做海外护肤品代购的张倩开网店已三年多,起初包裹内瓶体破碎的遭遇让她损失不少。现在她经手打包的每一个包裹订单,气泡袋、硬纸盒都成为必不可少的配备。
张倩认为,尽管每次寄出的包裹都会“五花大绑”,包装确实有些浪费,但是,相比护肤品的价值,包装步骤容不得半点“简化”。
2016年,国家邮政局出台《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》,提出快递纸箱塑料包装应朝绿色化、减量化、可循环等方面发展。
可事实上,这一方案的推行结果却收效甚微。作为关键环节,许多快递公司在包装上仍旧秉持“避简就繁”的原则。
“我们正常的情况下都会根据包裹内的物品,建议寄件人加固包装。”兰州市安宁区身兼两家快递公司派送员的支建文和记者说,包装是否完好是区分货品损坏责任的重要依据。
“寄出的东西如果破损,将牵扯到多方利益。除去包裹易损的情况,包装的繁简也直接反映出卖家对待客户的态度。”兰州市城关区畅家巷居民王梓月认为,快递纸箱塑料包装生产和使用缺乏标准,环保意识有待提升等间接导致快递纸箱塑料包装垃圾“泛滥”。
记者从甘肃省邮政管理局了解到,2016年,甘肃省包裹业务量达6115.8万件,其中兰州市占比55%,达3342.93万件,由此产生的包装废弃物数量可想而知。
据统计,2016年兰州市快递包裹包装所需编织带91.35万条,塑料袋243.65万个,胶带500.52万米,包装废弃物近30万吨,生产以上物资需要消耗十年生大树28000余棵、石油7吨多。
甘肃省重点电子商务实验室物流所所长欧阳明慧表示,作为快递纸箱塑料包装的主要用品,胶带和塑料袋在自然界难降解,长时间留存会带来污染,进行焚烧更会产生有毒有害化学气体,加上目前没有健全的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制度,胶带和塑料袋成为快递纸箱塑料包装的主要污染源。
有数据显示,我省快递派件量正逐年呈上涨的趋势,快递包装回收问题也随之凸显。“有个别快递公司曾推行过回收包装的活动,但是情况并不理想。”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区域的申通快递员边师傅表示,很少有人在快递员上门取、送件时拿出包装纸箱让快递员回收。每天派件量都要过百,回收包装纸箱只会增加工作量,并且实施难度也很大。
“身为卖家,不会把能二次使用的纸箱交给快递员,因为包装纸箱是要花钱买的。”皇冠卖家李翔燕认为,回收包装纸箱对快递行业“绿色”发展推动有限。
“从成本核算角度看,仅靠快递业自身推行‘绿色’包装发展难度太大。”甘肃省快递协会一名工作人员和记者说,快递公司回收包装物不仅会增加人力成本,如果包装物回收利用率不高,还会增加快递公司处置成本。让快递公司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或牛皮纸胶带,又会因为包装成本升高而处于竞争劣势。
“成本问题将是制约绿色包装推广的主要的因素。”兰州市七里河区某快递公司敦煌路营业点工作人员丁强和记者说,以牛皮纸胶带和可降解塑胶袋为例,宽4.8cm的牛皮纸胶带每百米比同规格的塑料胶带贵6.18元,规格42mm*50mm的可降解塑料包装袋比普通包装袋贵0.16元,成本压力很大,任何一家快递公司都不敢轻易尝试。
从《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》的出台,到快递绿色包装产业联盟的构建,种种迹象释放出快递产业走上绿色道路的强烈信号,但这还远远不够。
甘肃法成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媛表示,前期推广绿色包装的高额成本,是快递公司难以遵守行业自律规章的重要原因。只有将行业自律上升到法规高度,强制执行绿色包装标准,才能推动快递产业的绿色发展。
2014年,我国推出《快递业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》,从碳排放角度评价各快递公司绿色化进程,但因缺少必要的经济措施,评价推动绿色化的效果并不明显。
“将碳排放交易模式引入快递行业绿色发展,或许是个很好的尝试。”欧阳明慧表示,将快递公司年度碳排放量与国家规定指标相挂钩,超出指标的公司要向节余指标的公司购买指标,以此将快递公司的绿色行为货币化、市场化,用市场之间的竞争推动绿色发展。
“如果人们习惯垃圾分类,善于重复利用,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到来指日可待。”欧阳明慧认为,快递过度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,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将是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进程的有力抓手。(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杨蕙熔)
西固区“治转提”专项行动系列报道之十二 先锋路街道转变作风“快递”民情
“她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” ——记兰州永登县民乐乡前庄小学四年级学生董小艳
蛋壳上的大千世界 ——记临夏州首届“河州工匠”提名奖获得者蛋雕师杨星国
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任命——牛纪南为甘肃省司法厅厅长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6212006002 ICP备案: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:甘B2-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甘)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:甘B2__20120010
主管:甘肃省委网信办 主办: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: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()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