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骄阳似火,盛夏时节,南京城被继续的高温炙烤得好像火炉一般,而飓风“竹节草”又携之势汹汹来袭。面临这两层极点气候的严峻应战,我国石化江苏南京石油分公司(以下简称“南京公司”)敏捷呼应、缜密布置,以“科学防控、人文关心、职责担任”三重防地,交出了一份“硬核”与温情并存的保供答卷。
自7月以来,南京区域继续遭受40℃以上的极点高温气候,这关于据守在一线的职工来说,无疑是一场严峻的“烤”验。但是,他们并未畏缩,而是知难而进,用汗水书写着职责与担任。
在加能站,加油员们如六合利华站的叶珊、浦珠路站的戴文萍、龙池南站的赵健军等,他们顶着滚滚热浪,日均提枪加油数百次,工服被汗水重复浸湿又“烘干”,却从始至终保持着标准的服务和如火的热心,保证车辆顺利通行。而榜首加能站司理徐良芹、沈桥站李军等则带领团队,对罐区、加油机等设备设备进行详尽入微的巡检,保证每一个细节都“查到位、测到位”,为高温下的安全运营拧紧了“安全阀”。
油库的环境更为严厉。栖霞油库栈桥、罐顶地表温度超越50℃,计量员郭腾在近70℃的罐体上仔细查看阀门,汗水浸透了工装;质检员牛勇在码头精准取油样,保证油品质量;维修班周宇、玉带油库外操马进才在酷日下为设备“听诊”,保证运转正常;发货员周杨则一丝不苟地核对车辆信息、完结发货流程。他们以“铁军”般的毅力,保证了油品储运的安全与供给的安稳。
在汽服门店,技师们在热浪与水雾交错的环境中专心作业。浦珠路站的唐诚在酷日下仔细打泡沫、冲水、擦洗客户爱车;乐山路站维保技师王泽航、孙学成则一丝不苟地为客户车子做保养;湖西街汽服门店,98年的店长马康康带领团队4人洗车、保养动作不断。他们拧出的汗水与顾客“信得过中石化服务”的赞誉,成为了他们战高温的最生动的见证。
7月29日,第8号飓风“竹节草”迫临江苏,南京公司榜首时间发动防台防汛应急预案。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兵分多路,靠前指挥,保证各项防护办法执行到位。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兵分多路,靠前指挥,保证各项防护办法执行到位。深化卫岗、苜蓿园等加能站,要点查看防汛物资储藏与防护办法;详尽查看栖霞油库及承运单位码头系缆加固、排水系统、应急物资及车辆安全情况;对卡子门等站点关键设备做排查。
与此一起,各部分协同作战,构成合力。安全数质量部分紧盯预警信息,组织施工场所专项查看,要点排查高空设备、用电安全及排水系统,并下达17座要点油站危险自查整改指令;展开基建部对江心洲工地薄弱环节进行防风加固,保证施工用电安全。底层库站也敏捷呼应,栖霞油库完结码头锚链加固、排水清淤,强化设备查看与值勤值守;玉带油库对发货场防静电设备、光伏支架及施工区域进行专项加固与安全办理;各加能站则全面巡检罩棚、围墙、光伏设备安定性,疏通排水系统,备足防汛物资。一张掩盖油库、加能站、施工现场的立体化防护网络敏捷织就,为应对飓风供给了坚实保证。
面临飓风与高温的双线作战,中石化南京公司深知,保证安全平稳运转的中心力气在于每一位据守岗位的职工。自7月初高温初现,该公司继续展开“夏天送清凉”关心举动。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赴库站一线,为职工送去绿豆白糖、解暑饮料等物资,传递关心与温暖。一线查看时同步慰劳,要求站司理严厉执行防暑降温办法,做好高温时节的劳动保护作业;做到灵敏调度,合理的组织高温时段作业;指示承运商必须为驾押人员供给足够清凉物资与药品;一起疏通交流途径,及时处理一线职工实际困难。
这份“清凉”不仅是物质上的保证,更是精神上的动力。“公司把清凉送到心田上,咱们更要把职责扛在肩上!”这句朴素言语,道出了整体职工的心声。从高温下的据守到飓风中的逆行,从一线的专心到公司的关心,南京公司以科学防控筑牢安全屏障,用人文关心凝集团队力气,更以职责担任诠释央企本性。用“双线战争”的尽力,保证了城市动力动脉的疏通,为南京经济社会安稳运转注入微弱动能。(陈思羽 郁敏洁)